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教育   950篇
科学研究   856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224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e proliferation of predatory or bogus journal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threat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iscover the experiences of authors published in these journals. Eighty authors who had published in journals identified as predatory were surveyed. We asked how the authors learnt about these journal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reputation of the journals, their experiences of peer review and the quality of feedback provided, and whether publication was driven by PhD or job requiremen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ird of authors discovered the journals by web searches or responding to email invitations. Over half said the reputation and name of the journal were important in selecting a journal, although a third admitted that the journal they published in did not have a good reput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selecting the journals was the promise of fast publication (31.2% respondents). Only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that publication was driven by PhD or job requirements. Just over a third reported that peer review was good or excellent, and only 17.5% said that peer review was poor or non‐existent – over 70% thought they had received good feedback from the journals. Although the research was somewhat limited, it does indicate gener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journals in which the authors published. Fast publication coupled with good feedback and encouragement to submit can make publishing in predatory journals so tempting that few authors can resist.  相似文献   
942.
943.
为了更好地维护科技期刊的合法权益,在分析虚假网站对期刊产生的影响基础上,给出了科技期刊防范虚假网站的方法及打击虚假网站的措施,通过真实案例介绍了打击虚假网站的过程和效果,对保证科技期刊良性发展、净化学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4.
张丹 《编辑学报》2020,32(3):299-302
分析在外审过程中使用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优点及存在的弊端。结合编辑部工作实际,阐述选用作者推荐审稿人的经验体会。建议期刊应从规范指导,以详细的标准及规范引导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强化审核,多种渠道严格审核推荐审稿人信息;合理使用,最大效能发挥推荐审稿人的作用等方面入手,科学选用推荐的审稿人。同时,有效利用同行评议确保公正评审,以高质高效保障期刊的外审工作。  相似文献   
945.
张重毅 《编辑学报》2020,32(4):443-447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借助新媒体促进科技期刊发展,已经是行业的发展趋势。选择《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影响力指数CI值排在前5位的311种中文科技期刊作为调查样本,统计并分析新媒体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工作普及度较高,但深度不够,存在没有特色、内容单一、更新不稳定等问题。建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其传播、交流、经营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开辟期刊间资源共享新途径,助力期刊集群化发展;探索工作新模式,促进期刊在社会科普和学术引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46.
张济明 《编辑学报》2020,32(5):530-533
审稿人是稿件科学性和创新性的评价者,在控制期刊学术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期刊审稿人主要扮演“外”审专家的角色,不是期刊的“编内”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外期刊成立了审稿委员会,使得期刊审稿人成为期刊编委会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提出审稿委员会的概念并介绍了一些期刊的具体做法,接着分析了科技期刊成立审稿委员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审稿委员会的运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实现科学普及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航空学报》《航空知识》为例,从共享期刊内容资源、共建期刊编委会、共铸期刊传播平台、共育期刊编辑人才、共同开展期刊特色活动5个方面,阐述这2类期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的实践与成效。认为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应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真正做到科技期刊为科技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48.
薛梅  刘粤湘 《编辑学报》2020,32(4):427-430
数字时代,学术期刊遇到了更复杂的版权问题,版权转让协议出现了新形式和新变化。版权转让协议只有形式合法有效、内容规范具体,才能维护学术期刊的合法权益。本文从版权转让协议的纸质版、电子版、网络版及声明版4种常见形式入手,分析了其法律效力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建议条款的形式,梳理了前人探讨较多的转让权利的内容、方式、地域、二次授权、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同时又对新型出版模式、署名者责任、著作权使用费的处理方式、协议的生效时间等新问题做了强调和分析,旨在进一步规范版权转让协议的条款内容。  相似文献   
949.
杨晓翠  于杰 《编辑学报》2020,32(4):461-464
以《生物资源》为例,介绍编辑利用方正云服务平台实现协同排版、在线编校和多格式文件输出等期刊数字出版流程实践,分析其在提高编校质量和效率、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优势,总结排版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有助于编辑同行了解方正云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50.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应力戒“四有四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是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学报应予以重视。在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除应对特色栏目的性质、定位、作用有清晰认识外,还必须在特色栏目的编辑过程中,避免出现"有特色无学术"的问题,同时要防范"有研究无争鸣"的现象,要消除"有计划无策划"的编辑方式,应力戒"有文化无深度"的编辑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